“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张载的一席话,道出了中国文人的最高理想,他们都渴望在生命的蓝图上,挥毫出锦绣华章,让生命的质地闪闪发光。另外,还有一些文人,他们在山野的清风明月、茂林修竹间寻到了一丝清冽,觅到了一隙安然。于是,与天地相接,与淡然相连,以此清欢度余生。他们给自己的画卷添上了一种冲淡之美。
这种美的首创者就是陶渊明。
年少时代,陶渊明也曾深读六经,猛志所向,超越四海。后来,为果腹之米,为心中之志屡次出山。只是在那个彼此争夺、兵戎相见、哀鸿遍野的年代,他的理想如何安放?拥有耿直、率真性格的他,又如何在污浊的官场上下求索?并且他也意识到,所谓生前身后名,真如梦幻泡影,终究幻化成空。
在几次三番痛苦的挣扎之后,他远离了名缰利锁、蜗角虚名,如飞鸟如游鱼,欣欣然悦享属于自己的天然。纵然清贫,不被亲人所解,纵然平凡,泯为众人,但是他在中国人的精神世界里增添了坚韧品格的松菊,有悠然之美的南山,还有那向往自由的飞鸟游鱼。同时,他也说,“心远地自偏”,我们要善于营造美好的内在世界,心中若有桃花源,何处不是水云间?
同时,他更是在中国人的精神世界里,增添了一种冲淡之美。这种冲淡之美,需要一颗清减人生的种子。人活着是有万千可能的,只有摒弃充满诱惑又与本性相违的种种,那些喜欢的才会汩汩淌淌,顺应而来。
清减人生具有的冲淡之美,或许在实用主义者的眼里不值一提。但是,却无法阻挡其精神之高标。陶渊明以后,中国的文化不再匍匐在泥土上,载着田园的水流一路清澈而激荡,流淌到了今日,流到了每个中国人的心里……
经过核实,本空间由于存在敏感词或非法违规信息或不安全代码或被其他用户举报,
已被管理员(或客服)锁定。
本空间现无法正常访问,也无法进行任何操作。
如需解锁请联系当地教育技术部门,由当地教育技术部门联系锁定人处理。
当前机构空间已被管理员(或客服)封锁。
目前机构空间无法正常访问,也无法进行任何操作。
如需重新开放,请联系当地教育技术部门,由当地教育技术部门联系管理员(或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