滕州市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

滕州市第三中学

>学校首页>教学教研>阅读与写作>内容详情

落叶之遐思

发布时间: 2024-05-20 17:00 发布单位: 滕州三中 浏览量: 190 【公开】

少小时候,看到的落叶多是褐色的。它们悠哉游哉、纷纷扬扬地从杨树林飘落,落得满沟满坡都是,也让很多孩子心生欢喜。


那时候,我还不是一个文静的女孩子。曾用糖纸包着点玉米秆,骗过村里的那个皮肤黝黑发亮、长得像个野牛一样的男孩子;也曾顶着大太阳,在玉米地穿梭,拔上一袋子草背回家喂猪;还经常早起烧火,和妈妈一起做一大锅鸡蛋面,等着姐姐弟弟起来吃饭。时间长了,前院的叔叔就打趣我像极了杨家将里会舞枪弄棒的烧火丫头杨排风。舞枪弄棒咱不敢当,那烧火,可以说是小时候的专长了。


那么,那飘飘洒洒的落叶,给予我的是什么呢?是自由吧,没有作业的打扰,也没有当时习以为常、后来耿耿于怀的父母的区别对待。自然有大美,大地敞开胸膛接纳了落叶,也接纳了我们的淘气放纵、嬉闹玩乐。我们也用竹耙把落叶弄成堆,带回家,烧火的时候,听着它的噼里啪啦。这是自然的馈赠,可以无尽的拥有,也成为我们世界里无尽的丰盛。

后来,外出求学,发现秋天的落叶多了些明丽的色彩。就像徐志摩所说,有翡翠般绿的,金子般黄的,火一般红的,真可以说是色彩繁多。那时候,我的梦想是当一名记者,所以买了一大堆的南方周末来读,也曾一个人坐火车到陌生城市买考研资料。那时候,我还有点婴儿肥,有时候穿着鹅黄色的羽绒服,棕色的靴子,怀揣着几本书,行走在树叶翩飞的校园里,充满了明亮亮的梦想的味道。那落叶也成了梦中的蝴蝶,蝴蝶中的梦。

大学毕业之后,我没有当成记者,褪去了曾经的青涩和乌托邦般的幻想,真正的磨砺和成长才刚刚开始。经过几多困顿和挣扎,心理学满带着惊喜,冲进了我的生活。它让我更加明晰了整体与局部的关系。就像那阴云,看着让人心生压抑,只是那阴云的上面是什么,是阳光,阳光正要给阴云镶金边呢。


也正如冥想中有言,我们每个人就如同大海,而层出不穷的念头就像浪花,当我们回到自性,回到自身,不跟随念头走,才能更有力量。

那落叶的枯败是不是也只是树的一部分呢?在一个秋天的升旗仪式上,我也看着落叶思考。当我们看到树叶凋落,有时会哀叹它生命的终结。只是,它的主体,也就是树,遇春即会荣发。以此,我获得了更多的理性和对生命的宽解。

是的,就如同看树,我们看人,经常看到的仅是那人生命的一部分。就像班级里的个别孩子,说话粗暴保持抗拒,只是他生命里曾经受到的霜雪,我们又怎能知道?他身上的善与暖,用心与拼搏,也期待着我们的肯定与开掘。保持好奇,不去评判,成了自我修行,终生修行中很重要的一部分。
就这样随着时光的流淌,一路走,一路开掘,也不断收获惊喜。就像三四年前和郁达夫《故都的秋》打的照面。他要在这北国的秋天,喝一大碗浓茶,看草的衰败,让脚踩在落蕊上,感受它给予的清闲和落寞,他要饱尝这秋的悲凉。原来,悲凉到极致也是一种美啊。

后来研究文本,才发现他是受到了日本物哀之美的影响。物哀之美,就是从不圆满甚至是破碎的、朴素的物件之中发现某种难以言传的、寂静质朴之美。这一理念,与中国传统的残缺之美、凄美或凄楚之美是类似的。

而我们是不是也可以和郁达夫一样,从树叶的凋落中寻找隽永,从点滴的败落中寻找美好,从失意中寻找启发?

无论是绚烂光亮,还是低微落魄,最终我们都会像叶子一样融入泥土,杳不可寻。只是作为叶子,我们是否可以允许叶片出现斑纹,表面蒙上灰尘?是否可以在别的叶子绽放光彩时,保持自身的喜悦和自在?是否能意识到所有美好都来自于大树的给予,大地的馈赠?是否可以在炎热的夏季悄悄地给予大地些许的阴凉?是否可以在生命的传承中给予后来的叶子些许渺远的感怀?这是叶,更是人一生需要的修行……




主办单位:滕州市教育和体育局    鲁ICP备05024170号-1
技术运营支持:山东天喻爱书人现代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客户服务热线:400-1166-112     服务邮箱:service@asredu.com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方式    举报电话:0632-5501722     举报邮箱:tzdjz@163.com  

经过核实,本空间由于存在敏感词或非法违规信息或不安全代码或被其他用户举报,
已被管理员(或客服)锁定。
本空间现无法正常访问,也无法进行任何操作。
如需解锁请联系当地教育技术部门,由当地教育技术部门联系锁定人处理。

当前机构空间已被管理员(或客服)封锁。
目前机构空间无法正常访问,也无法进行任何操作。
如需重新开放,请联系当地教育技术部门,由当地教育技术部门联系管理员(或客服)处理。

关闭

扫码登录更安全

空间登录

手机扫码,安全登录

二维码已失效 请点击刷新
请打开人人通空间APP扫一扫登录

手机扫码,安全登录

扫描成功!

请在手机上确认登录

取消二维码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