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10班 宋宇鹏
在《红楼梦》中,曹雪芹不仅以辛辣的笔触揭露了那些纲常名教的虚伪的外衣,而且通过两个贵族青年叛逆者贾宝玉和林黛玉思想和生活的悲剧,控诉了那些摧残和窒息人们思想感情的封建教条,即使在这两个贵族青年的生活和思想里,也是怎样地难以忍受!如鲁迅所说:“悲凉之雾,通被华林,然呼吸而领会之者独宝玉而已!”
毫无疑问,贾宝玉是一个贵族阶级的少爷,像他所出身的这个贵族家庭的一切成员一样,过着剥削阶级的奢侈的寄生虫的生活。这种阶级烙印在他的牲格里表現的是很鲜明的。所谓“富贵不知乐业,贫穷难耐凄凉”,贵族阶级的没落和破败,虽然给了他很大的思想冲击,但是哪怕生活已经沦落到“寒冬噎酸虀,雪夜围破毡”的困难境地,他还是终于没有找到一条斗争到底的道路,只得怀抱着“无才补天”“枉入红尘”的遗恨而出走。可以说,曹雪芹倾全力塑造的贾宝玉的叛逆性格是在一定程度上概括了他自己的生活和思想经历的。
在曹雪芹的笔下,贾宝玉的精神面貌,固然和贾琏、贾蓉等人与动物有着区别,但他也还是渗透着那一阶级的贵族公子、富贵闲人的浓厚情调,这不只体现在他和秦钟、琪官的那种暧昧关系里,而且渗透着他的整个的脂香粉气的生活,这导致封建时代的旧红学家们,不去分析和体察贾宝玉的叛逆精神,却垂涎于贾宝玉的为众多妇女所娇宠,所包围的这种贵族公子哥儿的寄生生活,如鲁迅所说:“自己钻入书中,便去充一个其中的角色。……以宝玉……自居。”这固然是他们自作多情的腐朽的艺术趣味,但也反映了贾宝玉的性格以及创造这一性格的作家的阶级的局限性。
不过,同整个贵族阶级的形象相对照,贾宝玉的性格却显示了对封建制度的怀疑和叛逆的特点。他的特点,导致他在思想和行动上对一系列封建制度的怀疑和否定,逐渐走上了一条同孔孟之道的维护封建主义统治要求截然相反的道路。
第一,他憎恶这没有“自由”的富贵之家,他曾说过:“可恨我为什么生在这侯门公府之家?……绫锦纱罗,也不过裹了我送枯株朽木;羊羔美酒,也不过填了我这粪窟泥沟;‘富贵’二字,真真把人荼毒了”
第二,他蔑视封建阶级的功名利禄,他把那些热衷于所谓“读书上进的人”一律骂成“沽名钓誉之徒,国贼禄鬼之流”。他斥清朝的时文八股是“最可笑的”,是当时禄鬼们借以“诓功名混饭吃”的工具,并且批评儒家传统的那套仕途经济学问,都是说“混帐活”。他鄙视贾政迫使他努力追求封建官僚的前途,断然否定了以孔老二为首的传统儒家“学而优則仕”的科举制度。
第三,他辛辣嘲讽了程朱理学那一套封建伦理道德,甚至把“文死谏,武死战”的君子杀身以成仁的“三纲”中的第一纲也说成毫无意义的胡闹!
第四,他反对僵死的礼教教条,要求人们尊重个性发展和婚姻自主。
第五,他反对“混供神,混盖庙”。平日“毁僧谤道”,对神权表示怀疑。
贾宝玉这样的“行为偏僻性乖张”,在贵族社会里,不能不说是大逆不道,不能不和清代统治者极力提倡的孔孟之道和程朱理学产生尖锐的矛盾,封建卫道者贾政痛打贾宝玉时的决绝言辞:“明日酿到他弑父弑君,你们才不劝不成”“不如趁今日结果了他的狗命,以绝将来之患!”这正表明了贵族统治者对贾宝玉初步的民主思想的恐惧心理。这也侧面反映出那个时代尖锐的社会矛盾。
同时对宝玉这一人物的刻画,打击了孔孟之道的世界观,动摇了封建社会封建阶级一统万年的幻梦。
这启示找们,无产阶级必须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世界观、文艺观,批判地继承遗产,正确认识历史,评价遗产,总结经验,武装自己的头脑,涤荡资产阶级,帝国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一切污泥脏水,保卫人民民主专政,占领文化遗产阵地,走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经过核实,本空间由于存在敏感词或非法违规信息或不安全代码或被其他用户举报,
已被管理员(或客服)锁定。
本空间现无法正常访问,也无法进行任何操作。
如需解锁请联系当地教育技术部门,由当地教育技术部门联系锁定人处理。
当前机构空间已被管理员(或客服)封锁。
目前机构空间无法正常访问,也无法进行任何操作。
如需重新开放,请联系当地教育技术部门,由当地教育技术部门联系管理员(或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