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规范测试流程,发挥测试的检测功能,结合我校实际,特制订本实施方案。
一、考前工作
1. 试题命制。试题命制的第一责任人为备课组长,备课组长要统筹教学进度,依据考试时长,合理命制试题,严禁套卷照搬,要依据学情,精选题目。试卷印制前,本学科所有教师都要将试卷做一遍,确保无差错,如若在考试过程中出现试题错误,应当认定为教学事故。
2. 试卷保密。试卷保密的第一责任人为年级主任,试题在使用前为密件,命题、制卷分发全过程必须严格保密,各年级要将印制完成的试卷规整妥善存放。
3. 考场布置。考场布置的第一责任人为班主任,各班级应严格按照分工安排布置考场,要求清洁考场卫生,清走与考试无关的所有物品,考场桌椅要摆放整齐,考号粘贴规范。
4. 监考表安排。监考表安排的第一责任人为分管教学的年级副主任,年级要提前一周将考试计划上报学校教务处,要提前3天将监考表在工作群公示,监考表要明确空考学生的管理。监考表一旦确定,监考人员再请假必须经学校同意。
5. 考务准备。考务准备的第一责任人为年级教务员,教务员应该根据考试的需要,提前准备各种考试用品,包括屏蔽仪、金属探测仪、警戒线、草稿纸、答题卡、胶水等。
二、考中工作
1. 考试信号。年级教务员要根据监考表安排,准时吹哨,准时播放语音提示,确保信号无误。
2. 试卷发放。监考教师提前10分钟取卷完毕,按照信号进行发放,发放前要清点份数,检查试卷是否有错印或漏印。清点无误后,要坚持逐人发放,不得传发。
3. 监考要求。考试过程中,要做到一前一后监考,不准携带手机入场,不得看书看报批改作业,不得在考场随意走动,不准随意离场,应严格遵守考场纪律,集中精力,严肃认真,发现学生作弊,应立即制止,上报巡考。
4. 考场巡查。巡考实行包场负责制,要巡查考场的布置情况,要督察监考员的监考行为,要严查学生的考场违纪行为,对于发现的问题,要第一时间上报主考,按照学校规章制度予以通报处罚。
5. 试卷收交。考试结束后,监考员要坚持一人巡查一人收卷的原则,逐人收取试卷,严禁传收,试卷核对无误后,学生方可离场。
6. 试卷质检。验装卷要对试卷逐一核对,检查试卷数目、顺序是否正确,确认无误后,监考员方可离场,如有发现问题,应及时上报主考,及时解决。
三、考后工作
1. 阅卷流程。备课组长要统筹安排试题阅卷分工,明确阅卷标准,坚持流水阅卷,对于阅卷中发现的典型问题,要拍照发到工作群,便于试题讲评。同时,要将阅卷总结上报组长,为试卷讲评做好准备。
2. 成绩处理。年级要及时督促各学科组完成阅卷任务,要设定期限。成绩公示后,要第一时间将试卷下发,如若因阅卷失误导致成绩问题,要经学科组长签字,方可更改。年级要将成绩条下发到学生手中,不准张贴公示,不准排名划档。
3. 试卷讲评。讲评课应严格按照“学导练评”一体化教学模式进行,要做到“四忌”:忌讲评无针对性、忌泛泛讲解抓不住重点、忌简单核对答案而分析不透、忌就题论题,不归纳,不总结,不深化,要力求做到“四讲”:归类讲评、重点讲评、注重过程评析、变式讲评,要坚持做好“四个转变”:从勤奋型转向效益型、从数量型转向质量型、从包办型转向自主型、从全面型转向定向型,要着重解决“四个问题”:课堂容量问题、讲练比例问题、发挥学生主体地位问题、讲评方式方法问题。
4. 总结反思。各班主任、各任课教师应积极发挥好测试的查缺补漏功效,及时掌握学生的起伏变化,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主动开展问诊式谈话辅导,帮助学生解决测试暴露的问题。年级各班级应坚持引导学生做好考后反思,积极发挥榜样的力量,指明前进的方向。
5. 弥补提升。各学科应根据测试情况,掌握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命制二次过关卷,帮助学生进行弥补提升。
经过核实,本空间由于存在敏感词或非法违规信息或不安全代码或被其他用户举报,
已被管理员(或客服)锁定。
本空间现无法正常访问,也无法进行任何操作。
如需解锁请联系当地教育技术部门,由当地教育技术部门联系锁定人处理。
当前机构空间已被管理员(或客服)封锁。
目前机构空间无法正常访问,也无法进行任何操作。
如需重新开放,请联系当地教育技术部门,由当地教育技术部门联系管理员(或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