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发展素质教育,结合省、市素质教育会议精神,进一步落实两级市局教学工作会议和素质教育工作会议任务要求,推进和深化课程改革,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全面落实新课程要求,积极推行教学改革,特制定《滕州三中关于推行“学”“导”“练”“评”一体化教学模式改革实施方案 。
一、指导思想
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注重基础性、综合性、应用性、创新性,以科学的教育观为指导,以新课改理论为依据,以提高教学质量为中心,以学校原有的“三阶段九环节”模式经验为依托,紧紧围绕把课堂还给学生、提高课堂效率这一目标,积极推进课堂教学模式改革,落实素质教育,提升教育质量,为实现我校教学工作的总体目标而努力。
二、主要内容
1、学校推行“学”“导”“练”“评”一体化教学模式,即教师的“导”与学生的“学”搭配起来,教师“导”的活动为学生的“学”的活动服务,做到以导引学,以练促学,以评促学。
阶段 | 课前 | 课堂 | 课后 | ||||||
学生“学” | 预习新课 | 收集问题 | 问题 导引 | 小组 讨论 | 展示交 流评价 | 课堂 小结 | 当堂 训练 | 复习回顾 | 完成作业 |
教师“教” | 集体备课 | 个人备课 | 课堂反馈 | 批改作业 | |||||
课堂教学模式的改革,形成小组内合作学习、小组间竞争学习,小组评价,形成良好的学习态度,学习方法,学习习惯。
三、基本要求
(一)目标要求
提升育人理念,改变教学思想,优化教学过程,落实学习方法,组合教学手段,创新教学评价,节约教学时间,实现教学目标。
(二)操作要求
1、课堂操作的基本理念
落实“三为主”—教为主导、学为主体、练为主线;发展“素养目标”,同时将必备知识、关键能力、学科素养、核心价值有机结合;培养学生的学习意识、学习方法、学习习惯;促进学生的素质全面发展,提高学生的学科素养,提升教师的教育理念。
2、课堂操作的基本要求
依据不同课型的特点,课堂教学模式分为新授课、复习课、习题课和讲评课等四种课堂模式。
(三)课堂评价的基本要求
新的教学模式突显学生的主体地位,把课堂还给学生。教师的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制定合理的学习目标、创设学习情景、引导探究方向、发现小组解决问题的策略方法、激励学习信心、当堂达标的信息收集与反馈。对学生评价要实行小组评价和学生个体评价相结合,以小组评价为主,评价要将参与度和学习任务的达成度相结合,增强学生合作与竞争意识;对学生个体评价可以采取明星卡、学习标兵、优秀学生及必要的精神和物质奖励等。要引导学生能质疑、会质疑,提高质疑的准确性和有效性。
课堂教学评价由评教师为主变为评学生为主,具体要求如下:
1、由评教师的讲解精彩度为主变为评学生的参与度为主;
2、由评教学环节的完备性为主变为评教学结构的合理性为主;
3、由评课堂的活跃度为主变为评每个学生真正进入学习状态为主;
4、由评师生的交流互动(主要是问答)为主变为评学生的交流展示为主;
5、由评教师的板书设计为主变为评学生的作业、笔记等练习为主;
6、由评教师的基本功为主变为评学生的基本素能为主。
四、具体的课堂操作流程如下
新授课“教”“学”流程
建议 时间 | 课堂 环节 | 教师教学流程 | 学生学习流程 |
课前3分钟 | 积累复习预习准备 | 提前候课;打开多媒体,投放课件,展示要求学生准备好材料、工具,所要检查复习的问题 | 课前准备与积累。按课件首页展示的要求准备好材料,拿出教材、工具、资料(同步练习册、地图册等),复习旧知,预习新课内容。 |
开始上课至正式讲课(限时5分钟) | 组织教学 | ①“上课”、问候学生 ②提问学生,复习旧知 ③导入新课(挖掘旧知与新知的内在联系),造成知识冲突,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④展示课标,明确学习任务 | ①起立问候老师 ②复习旧知 ③听讲,从知识冲突中找到学习兴趣 ④理解课标要求,明确学习任务 |
6—13分 (8分钟) | 自主学习 | ①依据所用材料(导学案、同步练习册等),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基础知识 ②提问学生,展示交流学习内容 ③明确本课知识体系和主干知识 | ①依据所用材料(导学案、同步练习册等),自主学习基础知识 ②展示交流自主学习成果,其他同学校正 ③明确本课知识体系和主干知识 |
14-26分 (13分钟) | 合作探究突破重难点 | ①依照课标要求以及学科素养,设计本课重难点知识,利用导学案、多媒体课件展示问题、材料等,引导学生合作探究,突破重难点知识 ②教师适时点拨、启发,不到万不得已,教师不要亲自说出答案 ③引导学生总结一般规律,渗透学科素养 | ①通过手头材料,阅读分析,合作探究,可以自主发言,引发共鸣,各抒己见,从而突破重难点 ②适时记录笔记,将一般规律记录在教材上,理解课标要求和学科素养要求 ③明确本课知识与主干知识的内在联系 |
27-30分 (4分钟) | 课堂总结 | ①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课知识体系 ②明确下一课学习内容(或者是两者关系、伏笔等),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 ①自主总结本课知识体系,将本课知识体系与单元知识体系融合 ②明确下一节课所学内容,制定复习、预习计划 |
31-40分 (10分钟) | 达标检测 | 教师利用好手头资料(导学案、同步练习册等)引导学生练习。 可用试卷化作业 | 学生根据教师要求,进行限时完成,核对答案,校正思路,明确考查意图,规范答题,回扣学习目标 |
课后 | 巩固作业 | 推行试卷化作业。明确完成、上交、讲评时间等要求。或者是明确下一课要提问的内容 | 学生制定复习计划,复习旧知,按时完成作业 |
预习任务 | 教师布置任务(可操作、可量化) | 预习新知,要通读教材,重难点标注 |
复习课“教”“学”流程
建议时间 | 教师教学流程 | 学生学习流程 |
课前3分钟 |
教师到教室侯课,打开课件,指示学生做好上课准备
| 按课件首页展示的要求准备好材料,预习新课 |
上课后5分钟内 |
板书知识提纲
| 完成基础知识填空 |
6-13分 (8分钟) |
师生共同核对填空答案,梳理基础知识,整理重难点。
| |
14-33分 (20分钟) |
引领学生进行考点辨析,逐个考点分析高考要求,命题形式,解题方法和技巧。
| 考点辨析,完成例题,总结方法 |
34-40分 (7分钟) |
教师指示学生完成学案中的达标训练
| 完成课堂达标训练 |
下课前2分钟 | 公布达标训练答案,总结课堂所学,布置课后作业 | 核对答案,自行纠错,课堂小结 |
习题课“教”“学”流程
建议时间 | 教师教学流程 | 学生学习流程 |
课前3分钟 |
教师到教室侯课,打开课件,指示学生做好上课准备
| 按课件首页展示的要求做好上课准备工作 |
上课后10分钟内 |
教师解读若干典型题型,介绍解题方法,依例题进行解答示范
| 听讲例题,体会并掌握解法 |
11-28分钟 (18分钟) |
教师展示变式训练题目,通常各类型1题,供约3-5道,令学生当堂完成。 | 独立完成变式训练题。 |
29-33分钟 (5分钟) |
教师组织学生上台展示,自发或教师指定。提倡用实物展台。 | 主动上台展示解答过程。 |
34-40分钟 (7分钟) |
教师点评学生的解答情况,积极进行肯定或纠正。 | 记录问题,及时纠正 |
下课前2分钟 |
总结课堂所学,布置课后作业
| 课堂小结 |
讲评课“教”“学”流程
建议时间 | 教师教学流程 | 学生学习流程 |
课前3分钟 |
教师到教室侯课,打开课件,指示学生做好上课准备
| 按课件首页展示的要求做好上课准备工作 |
上课后5分钟内 |
教师反馈考试情况,通报学科的平均分,最高分,成绩分布,各班的平均分等内容,使学生对考试结果有所了解。 | 了解考试的情况,了解自己在年级和班级中的位次、进退情况,以便调整后续的学习。 |
6-10分 (5分钟) |
教师展示各题目考点、分值、通过率的双向细目表并作解读
| 学生了解试题的考点、难度、区分度等情况,对比查找自身薄弱点 |
11-30分 (20分钟) | 教师依通过率重点讲评学生普遍存疑的问题,展示学生出现的典型错误,分析错因,找出应对方案。
| 对比同学们出现的错误,查找原因,思考提升的方法 |
31-40分 (10分钟) | 令学生自行纠错,查缺补漏 | 自行纠错,撰写错题更正和考试心得 |
下课前2分钟 |
总结课堂所学,布置课后作业
| 课堂小结 |
经过核实,本空间由于存在敏感词或非法违规信息或不安全代码或被其他用户举报,
已被管理员(或客服)锁定。
本空间现无法正常访问,也无法进行任何操作。
如需解锁请联系当地教育技术部门,由当地教育技术部门联系锁定人处理。
当前机构空间已被管理员(或客服)封锁。
目前机构空间无法正常访问,也无法进行任何操作。
如需重新开放,请联系当地教育技术部门,由当地教育技术部门联系管理员(或客服)处理。